2016年3月,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的一名在校學生,因無力償還冒用同學信息在網貸平臺欠下的60余萬借款,跳樓自殺。
2016年4月,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余某飛被爆騙取同學身份信息,在網貸平臺貸款70余萬無法償還,牽連同學受害。
2016年6月,女大學生在網貸平臺憑“裸條”進行高利借貸,因未及時還款遭到出借人用裸照逼債敲詐的事件,引起媒體高度關注。
近日,一女大學生在網貸平臺借3500元,陷入“以借代還”的惡性循環,滾雪球到欠下10萬元被迫援交還款的新聞,再次進入公眾視野。
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,網絡借貸早已變得觸手可及。而上述一系列匪夷所思事件的發生,除了讓人警醒網貸平臺的野蠻生長外,更多的是想問:大學生究竟是怎么了?為什么受傷的總是大學生?
在此之前,有專家表示,大學生在網貸平臺受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等教育的缺失,更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悲哀。這點實在無法茍同。不管是小學、中學還是大學,從沒有哪所學校教育學生:虛榮是對的、詐騙是對的,更沒有哪所學校教育學生:去用“裸照”借貸,去用“援交”還錢。中國的高等教育的確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,但總體而言還是積極、健康、向上的。在網絡借貸平臺受害,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受害大學生本身。
很多人在看到3月份大學生網貸欠款60萬跳樓自殺的新聞時,關注點都在“大學生”“網貸”“60萬”“自殺”上,很少有人去關注背后的根本原因:該大學生沉迷于“賭球”。正是因為賭球輸的沒錢了,才有了之后一系列事情的發生。媒體對此也只是一筆帶過,迎合熱點新聞需要。
“賭博”這種事,百萬富翁一夜之間都能輸的傾家蕩產,更何況一個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學生。作為已經接受了十多年教育的祖國花朵,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,但他還是去做了……這能怪誰呢?只能說他太異想天開,自控能力太差。這樣的學生,在高校中并不占少數。明知沉迷于游戲不好,天天窩在宿舍玩LOL的仍大有人在;明知逃課不利于學業,仍有很多人教室常年看不到身影……只不過,這些小事沒有引發“自殺”的嚴重后果。
虛榮心太強,仍然是大學生中存在的嚴重問題。就拿最近這個女大學借款3500滾到10萬的事件來說,為什么要借3500?因為要買個好一點的手機。為什么要買個好一點的手機,因為周圍的人用的手機都比自己好,自己面子上過不去。這樣,導致該女大學受害的罪魁禍首就十分清晰了。
退一步說,愛面子也可以,前提是要有實力。想買東西,有錢隨便買,沒有什么問題。沒錢找陌生人借高利貸,就要提及社會經驗不足的問題了。“裸條”受害的女大學借款時周利息高達30%,而借3500的女大學生一周內要還5000!如此高的利息,比高利貸還高利貸,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不會借。可是,兩位女生還是去借了。借了也就算了,給中間人發“裸照”是怎么回事兒?中間人讓去“援交”就去是怎么回事兒?
超前消費,現在已不是貶義詞。通過網貸平臺借款,提前擁有喜歡的東西或者享受生活,也沒有錯。但作為大學生,務必要提高自身素養,凡事量力而行。
1樓    2016/8/16 14:09:14    
回復